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陪衬地位;偏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球体或几何形体;或者用大量的栽培植物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但人工气息十分浓厚;或者片面强调生态效应,将大量的成年大树移栽到城市和园林中。这些都是我国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误区。 

  过分整洁的园林景观,失去了野趣横生的自然风貌;不讲科学的逆境栽植,带来了难以为继的高昂代价;极度贫乏的植物材料,造成了单调乏味的植物景观;千篇一律的设计手法,形成了如出一辙的园林景观--这样的作品如何让人感受到地域景观和自然文化之美呢? 

  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转变 

  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认识,导致了园林景观设计形式与内涵的不同。随着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不再自认为是自然的主宰,而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的一员。这一观念的转变,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将自然看作原材料,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强调用人工手段去改造自然。相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认为自然文化是永恒的主题,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进行适度调整,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恢复并展示国土的地域性景观类型。 

  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植物是地域性自然景观的指示性元素,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最具代表性元素之一。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了现代国际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强调自然文化和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之所在,也为其他人员进入园林景观设计领域设置的一道高高的门槛。 
  人们逐渐认识到,植物同人类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也要不断迁徙,自然本身会将一片不毛之地变成各种迁徙植物的竞争场所,而人工营造的植物群落也会在自然的影响之下产生结构上的变异。只有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植物群落才能够持久稳定的延续下去。例如,过去人们认为荒地毫无价值,城市中出现了荒地被看作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下降和城市管理水平的衰退,但是,现在园林景观设计师却将其作为向自然学习的理想场所。 

  因此,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就在于充分认识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设计师不仅要重视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更要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使植物景观成为一个园林景观作品,乃至一个地区的主要特色。可以说,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质就是为植物的自然生长演替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www.liyouguangg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