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7/20 10:06:24
文/凯伦·史密斯
在具象艺术所主宰的艺术世界中,抽象艺术依旧是小众艺术,安尼沃尔因其认真严肃的态度和抽象作品而成为这小众中的一员。他的职业生涯主要植根于上世纪的八五新潮艺术运动,这也让他系统有致地追寻着一种独一无二的语言途径。
1987年,安尼沃尔完成了他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的学习,他的艺术天赋在为数不多的几幅课外创作作品中初见端倪,亦和当时其他一些画家一样深具创新性和前卫性。作为实现艺术自由的一种手段,从革命现实主义信条到人体素描的显著特色,都曾经是那些倾心于个体视觉艺术的“新兴艺术家们”最无可辩驳的选择。从籍籍无名的团队成员到独特的个体,例如朱金石、王鲁炎、顾德新和王鹏;从完美的形式感到画布或纸张上表现出的条理性的绘画特征,都摆脱了“内容”的羁绊,从而传递出艺术家的兴趣所在,并且让一个真实的自我在画面中肆意挥舞。对安尼沃尔来说,这样的选择既不那么具有“政治性”也不是那么黑白分明:他的优势在于他所拥有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框架下所特有的艺术底蕴,从如此的底蕴到纯粹的形式感的转变,就象呼吸一样,让一切都变得自然而然起来。
恰如安尼沃尔所理解的抽象这种艺术语言是通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和错误演变而来一样,以此为根基创造出来的绘画作品开始达到一种通过光线和色彩的感性结合而表达种种情感心绪的境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做为他80年代末众多绘画装置和实物拼贴实验的延续,“女人”成为他的一系列应用水粉、水彩和粗厚的韩国金箔纸等材料创作的混合媒介作品的主要灵感来源。但是,这些作品并没有回到具象绘画之路上来。相反地,它们探索着慵散的曲线、变幻无常的情绪和可望而不可及的含蓄表达,而这些,在艾瓦尼尔看来,就是“女人”最本质、最重要的特性。如此的兴趣也在短时间内激发了他对摄影的兴致。和1988年那些早期探索相似的是他当时拍摄的一块木头——相关的作品在2008年站台中国的 “微妙” 展览中变得更为清晰——他刻意强调的细微差别,通过物质本身细腻的细节传递出来,而这些细节可以在工作室重新组合成为一个私密的肖像, 一个微妙的、抽象的本质。
|
2009
安尼沃尔所受过的油画的职业教育和训练,及那些特有的绘画规律都对他的艺术生涯产生了影响:首先是激发了他对绘画物理特性的兴趣,对颜色效果的万般迷恋,以及这两个元素汇聚在一起所产生的富含感染力的情感流露。透过安尼沃尔长期用来确立画面空间的那些长长的成长方体的横竖交叉的笔触,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他所受的影响。而如今,这些笔触依然是他作品的特征所在。《有风无雨》作品中,安尼沃通过这样的线条笔触,游刃有余的游走于在稳固性和流动性之间,不透明性和清晰度之间,以及丰富的色彩对比所营造出的空间深度上。这个标志性的线条笔触在他早期的”毡子”绘画中也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但它们被位居第二的,有点完全相反的有节制“块状”结构给对比和补充了。在安尼沃尔2000年代早期就开始的关于此类元素的实验创作阶段,他将作品直接搁置在露天的风雨之下,听凭自然的力量来触摸改变作品的表面。通过这种方式,他随机性地创作出的作品,就好像那些从未受过训练的手画出来的一样,充满了偶然性和质朴感,而这也正是康定斯基尽了很大努力才发现的:没有人能够回到过去,象孩子一样再现出他们既自发又直观的表现力。 |